在炎炎夏日,寶寶出現腹瀉的情況并不罕見,但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,腹瀉并不總是簡單的“拉肚子”,有時它可能是更為嚴重的中毒性細菌性痢疾的信號。這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在兒童中的發(fā)病率較高,且病情發(fā)展迅速,若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
痢疾與普通腹瀉的區(qū)別
雖然痢疾和普通腹瀉都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,但它們之間存在一些關鍵的區(qū)別:
1. 大便性狀:
普通腹瀉:大便通常較為稀薄,可能呈水樣。
痢疾:大便可能呈水狀或帶膿血,常伴有泡沫和黏液。
2. 大便次數:
普通腹瀉:每天大便次數多于3次。
痢疾:每天大便次數可能多達10至20次。
3. 病因:
普通腹瀉:通常與病毒感染、食用不潔食物或腹部受涼有關。
痢疾:由特定的細菌感染引起。
4. 其他癥狀:
普通腹瀉:除了腹瀉,寶寶精神通常良好,可能伴有腹痛或嘔吐。
痢疾:可能伴有高熱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痛,嚴重時甚至出現怕冷、驚厥等神經系統(tǒng)癥狀。
中毒性細菌性痢疾的特點
中毒性細菌性痢疾的特點是發(fā)病急、病情重、進展快:
1. 起病急:細菌進入人體后,可能在幾小時內迅速發(fā)病。
2. 病情重:初始癥狀可能為高熱或超高熱,體溫迅速升至42℃,寶寶可能出現面色蒼白、手腳冰冷、脈搏微弱,甚至驚厥、意識不清。
3. 易誤判:由于腹瀉癥狀可能比其他癥狀出現得晚,此病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。
何時應立即就醫(yī)
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,應立即就醫(yī):
1. 腹瀉伴有高熱、嘔吐及便血。
2. 突發(fā)高熱、驚厥,即使沒有腹瀉。
這些情況可能提示中毒性細菌性痢疾,需要緊急醫(yī)療干預。
治療與護理
治療中毒性細菌性痢疾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,且治療必須徹底,以防止細菌產生耐藥性。護理措施包括:
1.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,注意飲食和水分補充。
2. 飲食以流食為主,逐漸增加易消化食物。
3. 保護肛門,避免因多次排便導致的皮膚損傷。
4. 按時服藥,即使癥狀緩解也應完成整個療程。
5. 恢復期間繼續(xù)注意飲食和避免生冷食物。
預防措施
預防中毒性細菌性痢疾的關鍵在于:
1. 隔離患者,防止家庭內傳播。
2. 及時消毒處理污染物。
3. 培養(yǎng)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如飯前洗手、飲用開水。
4. 保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特別是食物和飲用水的清潔。
5. 合理使用抗生素,避免濫用。
6. 避免暴飲暴食,減少胃腸道負擔。
育兒小貼士
痢疾在夏秋季節(jié)高發(fā),兒童尤其是2至7歲為易感人群。
痢疾的發(fā)生與免疫力降低有關,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衛(wèi)生至關重要。
通過了解中毒性細菌性痢疾的特點、癥狀和護理方法,父母可以更好地保護寶寶的健康,及時發(fā)現并處理這一潛在的嚴重疾病。
作者單位:焦作市人民醫(yī)院兒科一區(qū)
作者:楊雪雯